2月初,穀歌宣布將多年獨立運營的Nest公司重新並入穀歌,與穀歌智能音箱業務合並。幾周後,亞馬遜便宣布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能可視門鈴製造商Ring,同時亞馬遜也將不再出售Nest設備。
一場智能家居的戰爭已經打響。
去年九月,Nest對外發布了Nest Hello可視門鈴,但並未公布其具體價格,本周四,Nest公司宣布Nest Hello的售價為229美元,同時推出了售價為249美元的Nest智能鎖和39美元的Nest溫度傳感器。

雖然硝煙彌漫,但Nest對媒體宣稱,它始終致力於設備的開放性和兼容性,並且希望亞馬遜也能如此。
在設備融合方麵,Nest智能設備已經可以較好地與穀歌智能設備相互連通,用戶通過Nest應用程序打開Nest智能鎖後,它就可以自動解除Nset家庭安全係統,或者,用戶還可以通過穀歌電視棒在電視上播放Nest Hello監控到的視頻。並且,最近的軟件更新功能還可以將Nest Cam IQ室內攝像頭變為穀歌輔助智能揚聲器,但它隻能回答問題和控製其他智能家居設備,並不能播放音樂。在設備的整合操控方麵,與國內的小米公司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對於這些可以聯通的設備,Nest公司的高管表示,並沒有指望消費者一下子將它們全部買下來,但是用戶每購買一個智能設備,就能使其他所有智能設備變得更“智能”。如今,Nest的產品鏈包羅了從攝像頭到門鎖,從安全係統到恒溫器再到煙霧探測器,以強大的產品鏈條跑贏了無數行業競爭者。

Nest的產品矩陣
亞馬遜在收購Ring之後曾表示此舉“非常有意思”,但依然還有許多細節尚待披露,例如是否繼續保持Ring現有的兼容性和穀歌助理平台。
就產品本身而言,Nest的確擁有強大的係統兼容性,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穀歌Home智能音箱控製Ring攝像頭,還可以通過亞馬遜Echo來控製Nest恒溫器。Nest公司的高管認為,無論穀歌和亞馬遜兩家公司的關係如何,目前的這種兼容狀態沒有進行改變的理由。
這就好比是IOS係統和Android係統,App開發者可以開發適配兩種係統的版本,選擇權在用戶手上。同理,如果用戶想通過亞馬遜Echo控製Nest設備,這是用戶的選擇,也是用戶的權利。

亞馬遜Echo
盡管如此,但Nest公司也必須考慮一個問題,被並入穀歌之後,是否需要培育屬於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態係統,畢竟穀歌擁有獨立的、發展迅速的穀歌生態係統,那麽Nest是否有必要維護一個單獨的智能手機App,還是直接集成到穀歌Home的應用程序中?
無論結果如何,不可否認的是,Nest並入穀歌之後,兩者都將受益。穀歌將會把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等功能注入到Nest設備中,而Nest在建造設備和提供服務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,兩者可以一起加強產品的整合與超越。
智能家居興起讓國內科技公司也都躍躍欲試。小米AI音箱、天貓精靈、京東叮咚屬於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智能音箱產品。跟Nest的想法類似,它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都非常重視產品之間的融合。
為了與更多智能設備達成合作,小米推出了水滴平台,“水滴平台為可以落地的小米全生態硬件產品提供語音服務,使用它可以為硬件設備提供功能,使用戶能夠以更直觀的方式使用語音與設備進行交互。”小米AI音箱不僅可以控製自家旗下的智能產品,還與飛利浦、奧克斯等廠商達成合作協議。

雖然智能家居的戰爭已經打響,但對於企業來說,更重要的是如何從彼此的優勢中獲益。